情況是這樣的:
看完《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電影院走出來的時候,隱約聽到有人在討論劇情。
「你覺得這部片怎麼樣?」
「兩個字,難看!」
這句難看一出,周遭似乎並無其他人投以異樣的眼光,看來疑惑者眾、囧臉者多,But……就是這個But!
另一人卻說道:「痾……可是我覺得還不錯看耶其實……。」於此同時,倒是發現有另一小撮的人投以認同的目光,如果我沒看錯的話=3=
![]() |
(圖1. 摘自screenrant.com) |
當有一群人評定難看、醜陋,必然顯得可能較弱勢的支持者像在孤芳自賞,或許賞一賞小圈圈自己討論討論就算了,糟糕的是還遭人批判沒眼光,就會逐漸落入大門深鎖的境界,外界無法理解的同時也相對形成冷宮級的次文化,當然依照DC漫畫兩大……不,應該說是三大台柱的聲勢外加片商華納兄弟的陽謀還不致於落入此般境界,但以目前觀眾看完好壞參半的情況,導演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最好還是有所覺悟,畢竟真的要論及戰犯,不會是超人,不會是蝙蝠俠,當然跟不會算在光看到就酥軟的神力女超人頭上,導演和編劇自然首當其衝。
![]() |
(圖2. 摘自screenrant.com) |
承繼2013年電影《超人:鋼鐵英雄 Man of Steel》的延伸續作《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由於是大螢幕第一次超人與蝙蝠俠的跨界合作,自然備受矚目和期待。但焦點越多、聲量越大,主菜端上時若不能讓大多數人合乎胃口,那當然就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了。這也就是隔壁棚Marvel早體認到的一點,既然會吸引到一堆無法預測觀眾口味,那當然是盡量大眾一點~把平易近人的叉燒飯弄得好吃,至少還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黯然銷魂飯,配上糖心荷包蛋多黯然、多銷魂啊!
叉燒飯再好吃還是叉燒飯這點本篇先不作討論,但很明顯的是,查克·史奈德端出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比較像是以少見海鮮搭配捏出的壽司,雖然看起來美味鮮豔,但先是有人高喊生食不吃、甲殼類過敏不吃,然後連皮的魚肉不吃、太腥的不吃,選來選去只剩下豆皮壽司,最後再說你這盤壽司難吃,那這要算導演沒搞清楚自己會遇上多廣泛的觀眾,還是觀眾太挑只想選有爽度的部分來飽足呢?
![]() |
(圖3. 摘自screenrant.com) |
譬如片頭從蝙蝠俠不知道已經死幾遍的父母之死描述童年後,隨即跳到年近知命目睹《超人:鋼鐵英雄 》中超人大戰薩德將軍,於此同時可能會讓部分觀眾對開頭感到些微莫名且累贅;中間又穿插蝙蝠俠前往掃墓(應該算掃墓……吧)時眼見母親瑪莎墓碑流血的幻象,而後在將近最終蝙蝠俠痛擊超人時,超人受氪星石影響很痛苦地對蝙蝠俠呼喊著幫忙救援同樣名字的超人養母,才讓人恍然大悟片頭拍攝蝙蝠俠幼年眼見父母雙亡的用意。儘管畫面唯美,但卻有些零碎、片段又讓人記憶不足,乃至令超人和蝙蝠俠產生停止打鬥的關聯性有些牽強等,都成為了本片的致命傷。
最慘的是,同樣的問題不只出現這麼一次,而是接連不斷地切割、過場,叫觀眾自行結合甚至腦補,或許藝術性較高,但對不少觀眾來說其實是會有些頭痛。
![]() |
(圖4. 摘自screenrant.com) |
還好這部片的反派還算單一,否則依照其支線頻繁卻又湊不出整齊劃一,自然讓人感到不耐煩。雖然留下一點疑惑讓大家觀後想爬文甚至複習原著是好的,但如果撇下的空洞太大……想自行實施補完計畫的心思想必是相當困難。
![]() |
(圖5. 摘自screenrant.com) |
然另一方面,會造成這現象則是編劇的問題,雖然還好沒有重導另個隔壁敵人太多這個覆轍,但兩位本來就很經典的人物故事自然很多,塞在一起枝枝節節又不剪乾淨,先是前頭不懂得利用才結束沒幾年的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時期《黑暗騎士三部曲》來為蝙蝠俠的背景作舖成而選擇直接重開機,基本上就是現有資源不善加應用的浪費,何況前後描寫的年紀不同換演員也不會讓人感到太困惑,尤其劇本寫得好的話;最後片尾要形成正義聯盟的雛形卻仍太倉促,失之交臂不多說還讓人感到莫名。舉同樣救援養母的例子,一聽到超人喊老媽的名字再經由插花的露薏絲·蓮恩解釋後,兩人便馬上我倆惺惺相惜、情不自禁,轉折實在是太過生硬。不過也因為如此才能造成片中唯一、幾乎是唯一的笑點:
兩人打完後蝙蝠俠前往幫超人救養母,一陣帥氣的蝙蝠俠式打鬥、救到人後,蝙蝠俠說:「我是你兒子的朋友。」有沒有!!!馬上變朋友了耶=3=
接著老媽說他看得出來,因為都是披風控XD~原來媽媽在本片的核心價值在於搞笑(咦?)
![]() |
(圖6. 摘自screenrant.com) |
![]() |
(圖7. 摘自screenrant.com) |
接著兩位女性,飾演神力女超人/黛安娜·普林斯的蓋兒·賈多特(Gal Gadot)儘管在劇情上還未有太多發揮的空間,但對照過去對這角色在動漫或早些年作品的印象,蓋兒·賈多特可說是詮釋得相當優雅,換上戰袍後形成的反差不僅讓人期待之後的神力女超人獨立電影;反之這也造成了艾美·亞當斯(Amy Adams)其露薏絲·蓮恩的幹練形象受到壓制,她確實在劇中做了不少事,但正如劇中雷克斯所比喻的,白天記者,晚上超人的蘿莉塔(好糟糕XD)超人和露薏絲之間的愛相對來講是遭到放大的,女強人比照女超人後只剩下在不對的時候玩親親(咦?)和等待搭救,這也形成露薏絲幾個關鍵的重點無法妥善突顯。
![]() |
(圖8. 摘自screenrant.com) |
至於反派由傑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飾演的雷克斯·路瑟,個人認為與其說是將傑西·艾森伯格的天才快嘴式表演定型化然後套用在雷克斯身上其實有失公允,畢竟他在《廢柴特務 American Ultra》也展現了跳脫過往的另一種演出形式,他不是辦不到(雖然也不是特別好)只是很明顯選擇他演出雷克斯就是期待展現那種思緒跳躍、讓人難以反駁卻又恨得牙癢癢的形象,一方面跳脫了過往電影版雷克斯那聰明可又有點笨拙(?)的大光頭樣子,某方面來說更切實地演出了原著的天才之處,當然不可否認是有點點超過,可還在接受範圍內。比較有趣的是,如果仔細看雷克斯出場時穿的T恤可以發現印了一隻猴子,有可能呼應的正是他主演《廢柴特務》時提到的火箭猴漫畫;另外在電影中段有一幕是向某位在超人大戰時期失去雙腿的前韋恩企業員工施捨電動輪椅時,雷克斯故意坐在輪椅上轉身過來的畫面頗有故意裝得像隔壁棚《X戰警 X-Men》系列裡年輕版X教授還留著長髮坐輪椅的樣子,讓人感覺頗有玩味。
![]() |
(圖9. 摘自screenrant.com) |
然說到此處,雷克斯弄出來的怪物末日(Doomsday)來當殺手鐧這點是不是太超過了?而且還炫光氾濫讓人難以直視Orz……只能說這一方面是劇情需要弄出來的結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銜接之後電影宇宙必須先行出場的大敵。但不可否認的是舖成不佳、過於倉促這點絕對是問題所在。末日不是不能出現,但相對來講不是所有人都看過其出處《超人之死》,因為原著中超人和末日打得兩敗俱傷,所以才會超人之死。
![]() |
(圖11. 摘自screenrant.com) |
![]() |
(圖12. 摘自moviepilot.com) |
Ω是最後一個希臘字母,代表的不僅是終結也是另一循環的開始,但最終的結果與最初的狀態卻又不同,這也象徵著達克賽德來臨的惡果,而原著中達克賽德的強度和末日不僅接近,更是啟發隔壁棚畫出薩諾斯的經典反派;另外在這個時間線未來中,取自於電玩《超級英雄:武力對決 Injustice: Gods Among Us》的超人不僅有親衛隊,也變得弒殺、獨裁,另一方面則是達克賽德的異魔部隊(Parademons)飛得整個地球都是,加上閃電俠強調要蝙蝠俠「把大家都找到」指的也就是找到檔案內包括自己的其他超人類,可見這將是未來組成正義聯盟最如臨大敵的一件事。而這也解釋了雷克斯在家中掛的那幅「天使與魔鬼大戰」圖中為啥特別描述魔鬼要朝上懸掛,因為從外太空來的異魔部隊不但跟畫裡的魔鬼很像還同樣是從天而降的啊XD~另外也可以理解為啥雷克斯在得到氪星知識後關在牢內的所說的意涵了。
![]() |
(圖13. 摘自screenrant.com) |
其他另一彩蛋大概就是遭漆上”Ha Ha Ha, Joke’s on you, Batman.”的羅賓戰袍,則有可能是用來延伸到另一擴張作品《自殺突擊隊 Suicide Squad》,沒意外延伸作裡出場的小丑有可能就是死後復活(沒死透)變壞的二代羅賓傑森陶德(Jason Todd),DC電影宇宙會如何交代其關連性暫且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幕也就是暗示蝙蝠俠變成猛暴私刑者的主因。
![]() |
(圖14. 摘自screenra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