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試駕

聽說這輛車可以噴水噴很大!?!?!?

早在年初的時候,咱們便率先在日本東京試駕了現已在台上市的日規Toyota C-HR。而當時除了關注這輛讓日本改裝車界改很大的車款外,其實還留意到有另一輛革命性、創新性的超環保座駕,也就是映入眼簾的這輛Toyota Mirai!
說真的關於Toyota Mirai,真的要給豐田家好好地掌聲鼓勵鼓勵,這款加氫就能跑很大的車不但預告了未來汽車科技的能源應用可以越來越多元,其實也宣告著新時代的來臨,加油、充電不夠看,加氫又快又實在!
事實上豐田之所以能夠開發出Toyota Mirai這輛氫燃料電池車(Fuel Cell Vehicle)是其來有自的,一方面除了日本政府支持外,另一方面還有著讀作對手、寫作夥伴的本田在一起共營日本氫燃料電池車市場,並推出Honda FCV一同較勁,加上2間車廠都與外界有著頗具規模的合作,也讓氫燃料電池車早已形成概念股的局勢(咦?)
不過實際打造量產的Toyota Mirai是不是真如其名般可視為車壇的未來(Mirai正是日文未來的拼音)呢?就讓咱們仔細端詳這輛新世代車款究竟有啥厲害的地方吧!
從映入眼簾的外觀便可得知,Toyota Mirai在設計上其實頗有著自家Hybrid車款Prius 4的影子,但車頭設計卻又不是那麼地相似,反而走了比較溫和的路線。但向下延伸的前保桿則又拉出了直立柱狀的燈組,並向內延伸柵式氣壩。
值得一提的是大燈延伸的車身細節,並列的LED頭燈組收尾處其實往車身延續了一道黑色飾板至前車門,跨越了整個前葉子板,算是相當特立獨行的設計,也因此讓引擎蓋面顯得相當獨立。這樣的設計也同步反應在一旁的後視鏡上,形成相互對稱的雙色形式。
引擎室打開來後可以看到上頭有著一具寫著Fuel Cells的動力元件,其實也正是這輛車電動牽引馬達和電力控制單元的部份,但這僅僅只是Toyota Mirai動力元件的其中一部分,卻也是實際產生推動車子的動能來源。
事實上氫動力車款的開發並非僅僅是豐田在推動而已,早先BMW便曾打造過因應氫氣提供動能的Hydrogen 7,以及Mazda將自家RX-8改造成轉子引擎氫能兩用車等,但這皆屬於以內燃機燃燒氫氣及空氣中的氧產生動力的氫內燃汽車(HICEV)。然現行豐田所打造的Toyota Mirai所屬於的氫燃料電池車,簡單來說是透過氫氣注入車內的存放瓶後,轉至位於車底的燃料電池總成中化為電能,最後進而驅動馬達,因此大體上分為3階段模式進行。
而在日本東京的Toyota Mega Web展覽空間中還放置了一輛Mirai的1:1切面車體,讓人更知曉運作的原理。
這也就是引擎室的部份,應該要改名做馬達室比較貼切XD
基本上從配置來看可以發現Toyota Mirai屬於前置前驅車款,畢竟後頭要放的東西真的有夠多,除非前後動力單元配置對調,否則確實不太可能再做成後驅形式,不過以目前這類車的訴求來說似乎也沒這個必要。
上頭黃色寫著「高圧水素」的正是Toyota Mirai的氫氣存放桶,或稱作氫氣箱,並在後頭再揹上鎳氫蓄電池。氫氣箱採用的是碳纖維增強複合塑膠所製成三層結構,桶內可儲存 70 MPa(10,000 psi) 的氫氣,總重可達 87.5 kg,加滿後可讓Mirai跑出502km的續航力成績,也就是說只要加氫站普及到一定的程度,Mirai現行的性能便可取代汽油車,而且還有著超越汽油車的燃料添加速度。
不過這樣的設計平心而論並非只有豐田家的是如此進行,除了先前提到的Honda FCV外,美、德、義、韓等國也同樣在打造氫燃料電池車,而基於過去氫氣生產是附屬在石化工業上,也就是利用石油為主原料的蒸氣重組法(Steam reforming),其實常受到質疑僅是石化工業的變體。但在科技的日新月異下,以風力、太陽能技術產生電而後進行水電解所產成的氫氣,或是像日本川崎重工透過褐煤煤氣化氫氣製備裝置來生產氫氣的做法則是現行主要氫生產路線。前者可透過地球豐富的水資源來成為車輛動力;後者則是得關注將生成後的二氧化碳收集,並利用地質構造儲存或讓藻類吸收,皆是能夠避免擴大溫室效益的做法。
Toyota Mirai的車身尺寸為長4,890mm、寬1,815mm、高1,535mm,軸距2,780mm,嚴格來說並非是體格太大的車款,離大型豪華房車確實有一段距離,且車重方面基於總體動力單元的緣故來到了1,850kg,其實是相當有份量的,畢竟光氫氣存放桶就重達87.5kg,只能說未來確實有很大輕量化的空間。但若以這款車的續航力來看,這麼沈重的車身所換得的續航力表現確實是可圈可點,而且有著極大的發展性。
此外,Toyota Mirai採用3廂4門的Sedan配置,而非走油電車一類的掀背造型,其實也代表著豐田家對於Mirai的期待和策略。畢竟在這初試啼聲之下仍無法壓低價格,只好將其打造成日本壯年世代願意入手的高端科技車,推廣意味其實也較為濃厚。
但如果從架構上來看這或許也是不得已的部份,畢竟座椅後放須放置鎳氫蓄電池以致無法放倒分離,做成掀背車的話也因此失去其用意,但這其實也是氫燃料電池車之後必須調整的部份,讓整體架構微型化或是更為精簡,以製造出更多的車型。
雖然座椅無法放倒,但可以發現Toyota Mirai依然有著相當充足的後車廂空間,其實已經足夠一般家庭使用。
由於機件分布的關係,後座的部份目前設計上是採用2人乘坐,而這部份Honda FCV也已經將後座打造成3人座位(後研發的總是比較吃香唄=3=)但相信這會是Mirai後繼車將調整的部份。
後座備有後冷氣出風口,以及12V等充電孔裝置。
前座的部分,只能說平心而論Toyota Mirai的配置雖然稱不上高級,但層次堆疊和科技氛圍倒是充滿著科技感,光中控台上的流利曲線就已經和現行許多車款有著相當不同之處。除了中央大面積的觸控螢幕之外,下方整合排檔和冷氣面板的鞍座則採用類碳纖維紋的飾板來呈現,冷氣控制為觸控式,加上其他功能切換上皆屬乎直覺。
只是既然都看到這麼難得一件的氫燃料電池車了,只是裡外鑑賞也未免太可惜,所以當然要……
試駕一下的啦XDDDDDD
沒錯,在與現場工作人員的協調下,有別於一般Mega Web的制度,咱們進行了比較有點速度的試駕,一方面是為了理解氫燃料電池車實際的駕駛感受,另一方面也想在有限的場地下知道Toyota Mirai的實力。
但只能說結果不但不會讓人失望,還比想像中來的驚豔……==+
在第1輪的場地繞行中咱們按照一般的駕駛速度來行駛,當然四平八穩是不用說的,安安靜靜也只是剛好而已,畢竟Toyota Mirai嚴格來說比較屬於電動車,自然沒有內燃機的聲浪。可或許是因為車體重量的緣故,Mirai似乎配備了較為硬挺的避震,這也讓這款車給予的行車感受比起豐田家的一般房車還來得更為動感,不論是過彎側傾、S型切換都相當流利,給人有著相當不錯的印象。
可這都還只是前奏而已,動真格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按下排檔旁的「Power Mode」後,竟然直接、竟然直接……
貼背衝刺的啦!!!!!!!
是的,個人認為這才是Toyota Mirai恐怖的地方,在按下號稱解封印的Power Mode鍵後,一輛看起來溫文儒雅的氫燃料電池車才表現出真正的實力,明明同樣的油門踩踏深度卻反應出截然不同的感受。當然加速表現依然是電動車款的線性路程,卻也因為更能感受到ECO Mode跟Power Mode的差異,也讓人相當期待未來氫燃料電池車的表現。
至於氫氣作為燃料之後,Mirai排出的是啥呢?工作人員特別帶咱們來到車尾,然後跑到前面按下中控台上的H2O鍵……
直接噴水的啦XDDDD
套句咱們小英總統的話:「車子在尿尿。」
是的,氫燃料電池車最後排放的便是純粹的水而已,只能說這樣潮到出水設計其實各品牌未來打造這類車款時其實可以考慮直接在車上設置飲水機,不然沒事在路上亂尿尿也未免太浪費(咦?)自己喝掉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記得加上微礦濾芯,最好還加上冰鎮功能(喂!)
不過話說回來,近期是否有看到Toyota Mirai在台灣的開放市售、路上奔馳的可能性呢?只能說關於這點可能還有些遙遠,畢竟氫燃料電池車仍存在著氫氣供應的問題,也就是必須設立一定規模的氫氣製造廠並讓加氫站普及才行。以日本為例,按照現場工作人員計算東京都的加氫站目前為11座,而全國設置的目標為100座,且期待在東京奧運前於都內設置35座以上的加氫站,比起滿地都是的加油站來說真的還有一段極大的距離要追趕,也因此配套將成為氫燃料電池車推廣的要軛,但對四面環島的日本及台灣來說相信在水源取得較為容易之下,相信只要妥善規劃,行車能源的自給自足將具備可行性,但一切有待未來政府與車廠的合作與推動了。
希望Mirai真的能成為道路奔馳的未來唷!